【转】问ChatGPT关于网络安全的10个问题,TA说……

23

近日ChatGPT刷爆朋友圈

网上纷纷议论TA会抢走许多人饭碗

其中就有编辑、记者等文字工作人员

本文作者也会了会它

发起网络安全10连问

1、网络安全的定义是什么?


作为大众对于网络安全概念的初步了解,ChatGPT的回答基本可以满足。对于专业人士来说,要了解到网络安全也有狭义和广义的定义,并结合语境和实际场景使用。

在我国国内“网络安全”最为准确的定义是在《网络安全法》中“网络安全,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,防范对网络的攻击、侵入、干扰、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,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,以及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、保密性、可用性的能力。”

2、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网络安全应如何保障?


网络世界纷繁复杂,网络安全保障是一个大课题,尤其是伴随数字化转型,网络安全的内涵及外延随着网络空间和数字空间的发展而不断延展。ChatGPT从网络安全基本防护的视角给出了不少建议,但实际应用中,建议还是由专业的网络安全厂商结合企业业务实际情况,进行系统的规划。

在数字化转型加速背景下,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逐渐交织融合,企业网络安全工作需要从保障业务发展、安全合规遵从、安全风险防控等多角度出发,建立数字化的合规安全基线并持续完善。

3、数据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数据安全风险?


ChatGPT给出的答案,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降低数据安全风险,作为数据安全建设的初级参考。数据安全与企业的业务息息相关,可以说贯穿着企业业务运转全流程。《数据安全法》第三条指出“数据安全,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,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,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。”

在实际建设中,数据安全建设需要重点关注能力的落实,企业需要以安全治理为引导,从现状梳理、组织建设、制度设计、技术措施、安全运营、监督机制等全方位、多角度开展数据安全能力建设,构建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体系,将数据安全能力深入融合到各业务活动中,从而确保企业数据始终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。

4、全球网络安全最新动态?


从ChatGPT回答的维度来看,大体涵盖了近年来的热点领域,可以作为日常信息了解。可能由于其知识内容仅截止到2021年,所以数据安全领域暂时没有提及到。小天提醒大家,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国际和国内网络安全最新动态,针对个人而言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人身和财产安全;对于企业而言,更要基于前沿趋势来提早布局,持续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提升防御指数,最大程度抵御各类安全威胁。

5、如何看待融入AI的网络安全?


经典的“双刃剑”式回答,基本概括了当前AI融入网络安全的情况,体现出作为一个智能知识库检索答案的能力。

6、中国网络安全行业未来会有哪些发展趋势?


ChatGPT的回答,指出了当前国内网络安全行业部分发展趋势,但在部分领域还是有所欠缺。例如,随着我国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、“数据二十条”等法律法规颁布施行,数据安全已经成为当前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。此外,与国内的整体环境、政策发展结合度需要加强,例如信创等。综合来看,小编还是建议大家关注前沿技术的同时,也更多关注国内政策与指导方针,共同为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。

7、你认为云安全这个方向该如何走?


回答内容按安全工作推进的层级递进,按照上述步骤可以一定程度确保企业云安全风险。从实际情况来看,企业不仅存在云计算环境的安全管理、安全责任、安全防护等共性问题,同时存在多云环境的安全防护策略一致性、安全策略统一管理、业务数据流安全性、安全威胁预判性等问题,企业需要根据业务环境动态调整安全策略,实现安全软件、硬件、用户、机构、安全云平台等多方协同。

8、ChatGPT在网络安全领域能发挥什么作用?


对于具有评估能力的专业从业人员来说,ChatGPT的确可以作为一个智能知识库进行参考和检索,提高日常工作效率。但更为重要的是,需要从业者结合当前国家、行业、地区等各方面因素,进行专业归纳、分析与总结。

9、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简单易做到的网络安全防范小tips?


上述回答可以作为不错的网络安全防范小tips,避免日常网络安全问题发生。作为生产力的辅助工具,ChatGPT已经具备了初级水平。随着其数据库不断训练以及后续迭代升级,ChatGPT在搜索整合信息领域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。

10、推荐一些学习网络安全必看的书籍?


针对大众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书单,可以给安全行业入门者做为参考和提示。对于网络安全行业不同细分领域、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员来说,可以基于该答案进行细化并提问,并结合自身学习能力进行综合判断。




AI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在享受便利的同时,其安全问题也不可忽视。目前已发现有网络攻击者使用 ChatGPT开发恶意软件、编辑钓鱼邮件、发起隐形攻击等事件。对于ChatGPT的回答内容,应采取谨慎态度,使用者应结合国家、行业、组织实际情况进行多方参考。

(来源:天融信)